醫用超音波是在 1960 年代引進台灣,開始是應用在神經科和產科方面,然後腹部、泌尿系統及其他各科也漸漸開始使用。到 1970 年代後期,因簡便的實時間掃描被運用,超音波很快的在台灣為各科醫師所使用。
隨著醫用超音波進入台灣,學會的成立已然有水到渠成的態勢,因此在陳皙堯教授及謝豐舟教授的籌劃下,結合了各科超音波的先進,於民國七十三年六月十七日共同成立了 "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 " ,目的是在促進醫用超音波之研究與應用,並定期舉辦有關醫用超音波之學術演講及討論會,發表有關醫用超音波之學術論文及出版有關雜誌、刊物,和全國公私立醫療院所及醫學或醫工研究機構溝通相關之醫用超音波發展,並加強國際醫用超音波學術機構之交流。
學會成立迄今邁入三十九年,會員人數也由原先的467 人激增至目前的會員 4700人,技術師會員 345 人,會友 309人,人數快度的成長,同時也反映出超音波在醫學的各領域都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學會本著成立的宗旨,開辦了各科的基礎講習課程 (basic training course) ,於每年各舉辦一次,也舉辦技術員的訓練及認證課程,並不定期邀請國外或國內的學者專家舉辦高級課程 (advance training course) 及workshop,並固定在各地區舉辦學術研討會,及每年一次的年度會議,除了讓初出茅蘆的住院醫師接受完整的基礎課程外,會員也能參與進階式的訓練,並使每位會員都能有相同的機會認識最尖端超音波之進展。
除了實務的教育課程外,學會並將各位醫師辛苦研究的成果集結成冊,自一九八四年起發行本會會刊『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雜誌』(中超醫誌,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R.O.C., JUMROC)。鑑於雜誌國際化的需要,於一九九三年 JUMROC 易名為『醫用超音波雜誌』 (Journal of Medical Ultrasound, JMU) ,全面改為英文版,並由 Elsevier發行,2018年起改為Wolters Kluwer的子公司 Medknow負責編輯,目前每年發行四期,每期發行量為 700 本,並另外發行電子期刊,希望藉由雜誌的發行,讓會員能得知超音波的最新發展。本會每二個月另有發行會訊 (Echo-News Letter) ,除了通知會員最新的會議資訊,並由理監事或會員抒發感言,及各醫院投稿的病例報告,為學會與會員間溝通的重要管道。
加入國際的組織一直是學會努的目標,於一九八0年起,學會即積極爭取進入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 (Asian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AFSUMB) 及世界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 (World Federation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WFUMB),終不負眾望,而於在一九八九年及一九九一年順利加入此二個國際組織。以本會會員人數增加之迅速,在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中,本會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會員國,在此聯盟中深具影響力。因此本會已於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三~ 二十七日在台北舉辦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第五屆國際學術會議,國內會員及會員國會員都踴躍參加,學會也於2017年10月13-17日在台北舉辦世界超音波醫學第16屆的盛會,國內外參加人數超過2,400人,為這次世界級盛會畫下完美句點。
鑑於醫學影像資訊學的發展迅速,學會也配合資訊專家設立本會專屬的網站,希望將來能經由遠距教學的推廣,將會員帶入最新的網路影像教學系統,讓會員經由網站和本會達到雙向溝通的目的,並能擷取最新的超音波科技發展,最快速的得到本會及國際會議通訊。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學會的各項發展也和世界潮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由於有各位會員的支持,及理監事會、各委員會努力的運作,相信學會唯有秉持成立時的精神,努力不懈,期待領導世界潮流的這一天,早日到來。
台灣醫用超音波學會
台灣醫用超音波學會成立於 73(1984)年 6 月 17日
理事長:
第一屆理事長為 台大醫院婦產部 陳晳堯教授
目前為第十九屆 理事長為 王鴻源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
會員人數:
委員會:
8個委員會
教育:
2023將舉辦17場 (15科)
刊物: (以下的刊物針對會員皆不收費)
參加國際組織:
1989: The Asian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AFSUMB)
加入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目前此聯盟期有15個亞洲國家加入,本會為第二大會員國(日本為第一大會員國)。現在AFSUMBPresident-Elect 為為本會的前理事長萬永亮教授。
1991: World Federation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WFUMB)
於加入AFSUMB即可直接加入WFUMB. 目前本會前理事長謝景璋教授擔任該組織的秘書長 李三剛教授擔任理事.
舉辦國際會議:
1998: The 5th Asian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Congress (AFSUMB)
2017: The 16th World Federation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Congress (WFUMB)
會員分科:
隨著醫用超音波進入台灣,學會的成立已然有水到渠成的態勢,因此在陳皙堯教授及謝豐舟教授的籌劃下,結合了各科超音波的先進,於民國七十三年六月十七日共同成立了 "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 " ,目的是在促進醫用超音波之研究與應用,並定期舉辦有關醫用超音波之學術演講及討論會,發表有關醫用超音波之學術論文及出版有關雜誌、刊物,和全國公私立醫療院所及醫學或醫工研究機構溝通相關之醫用超音波發展,並加強國際醫用超音波學術機構之交流。
學會成立迄今邁入三十九年,會員人數也由原先的467 人激增至目前的會員 4700人,技術師會員 345 人,會友 309人,人數快度的成長,同時也反映出超音波在醫學的各領域都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學會本著成立的宗旨,開辦了各科的基礎講習課程 (basic training course) ,於每年各舉辦一次,也舉辦技術員的訓練及認證課程,並不定期邀請國外或國內的學者專家舉辦高級課程 (advance training course) 及workshop,並固定在各地區舉辦學術研討會,及每年一次的年度會議,除了讓初出茅蘆的住院醫師接受完整的基礎課程外,會員也能參與進階式的訓練,並使每位會員都能有相同的機會認識最尖端超音波之進展。
除了實務的教育課程外,學會並將各位醫師辛苦研究的成果集結成冊,自一九八四年起發行本會會刊『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雜誌』(中超醫誌,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R.O.C., JUMROC)。鑑於雜誌國際化的需要,於一九九三年 JUMROC 易名為『醫用超音波雜誌』 (Journal of Medical Ultrasound, JMU) ,全面改為英文版,並由 Elsevier發行,2018年起改為Wolters Kluwer的子公司 Medknow負責編輯,目前每年發行四期,每期發行量為 700 本,並另外發行電子期刊,希望藉由雜誌的發行,讓會員能得知超音波的最新發展。本會每二個月另有發行會訊 (Echo-News Letter) ,除了通知會員最新的會議資訊,並由理監事或會員抒發感言,及各醫院投稿的病例報告,為學會與會員間溝通的重要管道。
加入國際的組織一直是學會努的目標,於一九八0年起,學會即積極爭取進入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 (Asian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AFSUMB) 及世界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 (World Federation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WFUMB),終不負眾望,而於在一九八九年及一九九一年順利加入此二個國際組織。以本會會員人數增加之迅速,在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中,本會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會員國,在此聯盟中深具影響力。因此本會已於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三~ 二十七日在台北舉辦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第五屆國際學術會議,國內會員及會員國會員都踴躍參加,學會也於2017年10月13-17日在台北舉辦世界超音波醫學第16屆的盛會,國內外參加人數超過2,400人,為這次世界級盛會畫下完美句點。
鑑於醫學影像資訊學的發展迅速,學會也配合資訊專家設立本會專屬的網站,希望將來能經由遠距教學的推廣,將會員帶入最新的網路影像教學系統,讓會員經由網站和本會達到雙向溝通的目的,並能擷取最新的超音波科技發展,最快速的得到本會及國際會議通訊。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學會的各項發展也和世界潮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由於有各位會員的支持,及理監事會、各委員會努力的運作,相信學會唯有秉持成立時的精神,努力不懈,期待領導世界潮流的這一天,早日到來。
台灣醫用超音波學會
台灣醫用超音波學會成立於 73(1984)年 6 月 17日
理事長:
第一屆理事長為 台大醫院婦產部 陳晳堯教授
目前為第十九屆 理事長為 王鴻源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
會員人數:
- 由一開始成立時的 467 名會員 增加至目前為 5045 名會員、會友 309名 及 20位榮譽理工會員 (考過試之技術員1151位)
- 會員分科也由10科增至目前的16 科由於會員快速增加,因此學會的最高權力機構也由會員大會於79(1990)年經內政部通過改為會員代表大會。
委員會:
8個委員會
教育:
- 學會每年定期舉辦教育課程(basic training courses)
2023將舉辦17場 (15科)
- 不定期的課程(advance courses/workshop),每年約4-5次
- 地區會議 (在台北以外的地區舉辦):單數年為3次
- 年度會議(annual meeting):每年1次
刊物: (以下的刊物針對會員皆不收費)
- 雜誌
- 1984-1992學會發行中文雜誌「醫用超音波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ROC」」
- 1993年起學會雜誌改為英文版,名稱為Journal of Medical Ultrasound (JMU),本雜誌為季刊,目前出版商為 Wolters Kluwer,並同時發行電子期刊,會員多使用電子期刊,每期發行700本。
- JMU於1999年起為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之官方雜誌「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sian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
- 雜誌於2018年被收入於ESCI, 並於2023年首獲 2022年之IF 為1.1。2024年之2023年IF為0.9。
- 會訊 Bulletin Echo
參加國際組織:
1989: The Asian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AFSUMB)
加入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目前此聯盟期有15個亞洲國家加入,本會為第二大會員國(日本為第一大會員國)。現在AFSUMBPresident-Elect 為為本會的前理事長萬永亮教授。
1991: World Federation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WFUMB)
於加入AFSUMB即可直接加入WFUMB. 目前本會前理事長謝景璋教授擔任該組織的秘書長 李三剛教授擔任理事.
舉辦國際會議:
1998: The 5th Asian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Congress (AFSUMB)
2017: The 16th World Federation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Congress (WFUMB)
會員分科:
1984年 | 2024年 |
婦產科(O) 262 消化器(內科GI) 85 心臟科(H) 72 消化器(外科GS) 49 放射線科(R) 30 小兒科(P) 26 腎臟科(K) 12 泌尿科(U) 5 眼科(E) 6 其他(N) 1 |
理工科(B) 23 胸腔科(C) 87 眼 科(E) 31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EM) 115 急診科(ES) 112 消化系(G) 915 心臟科(H) 246 耳鼻喉頭頸外科(HN) 66 腎臟泌尿科(KU) 338 一般科(M) 707 骨骼肌肉系統學(MS) 407 神經科(N) 81 婦產科(O) 583 小兒科(P) 287 放射科(R) 170 風濕免疫科(RI) 83 外科(S) 219 技術師會員 (TM) 334 |